科学随想“典赞·2018科普中国”十大“科学”流言终结榜,1月16日揭晓。这些“科学”流言,全都关涉日常饮食和健康,有些还是最近一个时期“活跃”于微信朋友圈的热议话题。它们虽然看似颇有些“科学”的影子,但依照专家的解读,却有相当一部分很不靠谱。
前时,受邀参加“典赞·2018科普中国”的最终评审,议及候选项中的20个“科学”流言,我说自己真感到汗颜,因为其中几个流言初闻之时,我还真信了。
譬如,一篇网传文章《盐里面加了亚铁氰化钾》称,一位教授发现自己转氨酶、总胆红素、肌酐升高,在排查所吃食品后认为“罪魁祸首”是盐里的抗结剂——亚铁氰化钾。因此得出结论:中国的食盐有毒,不可食用。可揭示的真相是:亚铁氰化钾(别名黄血盐钾、黄血盐)为浅黄色单斜体结晶或粉末,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。其化学性质很稳定,在400摄氏度下才会分解。而人们平时做饭,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时菜就已经烧焦了,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日常吃盐的安全性。
再如,说接触超市购物小票会致癌,因为小票中的双酚A严重超标,这种物质有极大的致癌风险。事实上,虽然购物小票上有双酚A,但每克小票中的双酚A含量仅为0.0139克,通过触摸进入人体的量就更少了。以收银员为例,每天接触小票10小时,双酚A的摄入量也比安全剂量低42倍。因此,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,致癌概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。
近年来,微信就像个欢蹦乱跳的小精灵,在人们手指的点、写之间,传播着大量信息。尤其是有关科普方面的内容,更是铺天盖地袭来,其中不乏惊爆和颠覆性的流言。许多人由于缺乏基本的理性和判断,感到无所适从,甚或持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态度,盲目地帮忙传播。而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中,不时也有假借“科学”之名传播的流言闪现。
所谓“流言”,一般是指流传较广但却没有确切来源和可靠根据的消息。它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以讹传讹,或是一种夸大乃至扭曲的想象性解释。这一点与谣言有所区别,后者是指捏造的、没有事实存在的话语,是一种有意识的毁谤中伤。不过,两者的界限,有时候从表面上看似乎又很难明确,其传播开来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,时常也难分伯仲。
就拿前些年的一则流言“草莓有乙草胺残留,吃了致癌”来说,尽管“残留”一事被监管部门后来重做的检测所证伪,有关专家也纷纷出面澄清——正常情况下种植草莓用不到乙草胺,国际权威机构也未将乙草胺列为可疑致癌物,但草莓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,大批订购计划被取消。媒体报道称,北京昌平的观光采摘游客一时间骤降21万人次,河北省昌黎的莓农则损失上亿元。如此来看,此事绝难言“小”。
还有一些流言,其实已传播多年,且多次被澄清或“科普”过,其中以“食品添加剂=毒药”最为典型。对于时常被误解乃至“妖魔化”的食品添加剂问题,可以明确的是:正规的食品添加剂,其成分和添加量均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论证,应用目的在于更好更长久地保持食物的状态和营养,正常食用无损人体健康。而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与“添加剂”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,几乎都是不法商家超量添加、错误使用或违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(化工原料)导致的后果。人们所熟悉的苏丹红、瘦肉精、三聚氰胺之类,实际上就不在食品添加剂之列。
为什么流言(尤其是健康领域的流言)常常会有“科学”包装?“科学”流言究竟留下了什么?我觉得应该区分以下几种情况。
其一,有的是商家出于造概念、引关注、搞营销之需而刻意设计话题,近似于忽悠。此次上榜的流言“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”即在此列。人体“酸碱体质说”是一条流传甚广的伪科学理论,与之关联的骗局2018年已在美国被戳穿,其理论炮制者(同时也是相关医疗的经营者)被处以巨额罚款。
其二,早前因科学研究之方法、技术和视野等的局限,得出了(后来被认定是)错误的结论或观点,但却未能适时地被归谬或淘汰,反倒因由某个机缘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,从而成为“科学”流言。
其三,它们或多或少投射出人们的一些错误观念或粗浅认识,而一些过分追求即时性、不管不顾抓眼球的媒体,也为这类流言的泛起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上述第二种情形近年来在健康领域时有所见。2013年1月31日出版的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发表了由美国和欧洲近20位肥胖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联合撰写的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关于肥胖的流言、猜想和事实》。该文在列举了7条影响广泛的关于肥胖的流言后,告诫说:若任这些流言“流行”,不但会误导公众,还会影响政府部门和相关团体的医疗健康决策,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。这些流言,还真的“流”到我国并产生了影响。一位医学专家告诉我,那篇文章作者列举的与“肥胖”相关的流言,我国媒体确曾广泛报道宣传过,甚至还被写进了国家发布的相关“指南”中。
近几十年来,由于误解、误读和反应过度等所导致的疫苗恐慌事件在国内外也时有发生,甚至引发过公共健康安全危机。例如,接种麻疹-风疹-腮腺炎联合疫苗加大了儿童患孤独症(自闭症)几率的流言,在欧美国家一度就弄得人心惶惶,然而,事后证明这完全是参杂了研究者私利和存在欺骗行为的无稽之谈。
惯常所见之流言,或许大多无关痛痒,可以一笑了之。但经过“科学”包装、事关大众健康的“科学”流言,则不可小觑。而回击这样的“科学”流言,对相关部门如何积极主动地做好应急科普、热点科普,并保持一定的持久性和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目前,已有“百度真相问答机”“蝌蚪找真相”这类专注于探寻科学真相的辟谣平台出现,这是好事。期待它们今后能够更及时地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。
(责任编辑: HN666)